判断制冷剂充注量是否合适,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:
一、小台秤测重量法
在充注制冷剂时,可以使用小台秤来测量制冷剂的充注量。具体做法是,将制冷剂钢瓶放入一个容器中,再在容器中注入40℃以下的温水(适用于空调器的低压充注制冷剂蒸汽),充注前记下钢瓶、温水及容器的重量。在充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指针,当钢瓶内制冷剂的减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时,即可停止充注。这种方法比较直接,但需要精确的测量工具和操作。
二、压力表测压力法
制冷剂饱和蒸气的温度与压力呈一一对应关系,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制冷系统的压力来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。具体做法是,在制冷系统上安装压力表,然后测量系统的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。若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均符合制冷剂在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值,则说明制冷剂的充注量合适。若高、低压压力均低,则表明充入量不够;若高、低压压力均高,则表明充入量过多。这种方法较为简便,但准确度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
三、半导体测温仪测温度法
使用半导体测温仪测量蒸发器的进出口、集液器的出口等各点的温度,也可以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。在蒸发器的进口(毛细管前150mm处)与出口两点之间的温差约为7~8℃,集液器出口的温度应高于蒸发器的出口处1~3℃。如果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差大,表明制冷量充注不足;若吸气管结霜段过长或邻近压缩机处有结霜现象,则表明制冷剂充注过多。
四、钳型电流表测工作电流法
在制冷系统运行时,可以使用钳型电流表测量压缩机的工作电流。在环境温度为35℃时,所测得的工作电流应与铭牌上的电流相对应。温度越高,电流相应增大;温度越低,电流相应减少。通过比较实际测量电流与铭牌电流的差异,可以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合适。若实际电流偏小,可能表明制冷剂充注不足;若实际电流偏大,则可能表明制冷剂充注过多。
五、观察法
通过观察室外机高压阀附近高压管和低压阀附近低压管的结露情况,也可以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。一般高压管结露且较冷,若低压管也结露并有凉感,温度比高压管高3℃左右,说明制冷剂合适。若低压管不结露并有温感,则说明制冷剂量不足;若低压管结霜或每次压缩机启动1分钟左右低压管结霜,过后又化为露,则说明制冷剂过多。